新冠肺炎对高龄者的最大风险,不是年龄, 而是衰弱与失能!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,疫情初期欧洲的高传染率、长照机构群聚现象与廿%的高龄病患死亡率令人讶异,台湾专家评论欧美防疫策略、诊断思维与治疗方案等;今年五月台湾社区感染爆发,发现台湾新冠肺炎死亡率冠於全球,长照机构群聚感染死亡率更高得令人惊恐,疫苗施打后长者猝死现象,引起社会哗然,可惜,多数评论仅以高龄多病解释现象,实情非如此。 今年五月底,美国老年医学会杂志一篇论文汇整近十二万新冠肺炎病患资料,发现病患死亡的决定因素不是年龄,而是衰弱与失能程度;英国老年医学会的官方期刊三月份整理全球疫苗临床试验,发现多数疫苗临床试验只针对健康成年人,部分研究收案对象有达到八十多岁,但实际收案高龄人数少到不具统计意义,更重要的是,没有任何品牌的疫苗临床试验涵盖衰弱、失能或是长照机构住民,疫苗对他们的效果与安全性全然未知;欧洲老年医学会杂志六月份也指出,长照机构住民染疫死亡风险,决定因素是失能程度及淋巴球低下,两者的临床意义是衰弱、营养不良与失能;去年十一月,苏格兰医学杂志报导,新冠病患常因衰弱与失能出现非典型症状,病患可能没有呼吸道症状,甚至不发烧,但死亡风险却更高。疫苗上市后调查才发现,衰弱、失能或是长照机构住民不仅疫苗的效果较为不好,不良反应机会也高,注射疫苗后的猝死风险在数个品牌疫苗都有类似发现。 盘点这些研究报告,共同关键字是衰弱与失能,而不是年龄。新冠肺炎对於高龄者的风险,从诊断、治疗、疫苗与不良反应都与想像不同,但这些研究的共同关键字,都是衰弱与失能,而非年龄。然而,为何多数研究都只点出高龄风险呢?因为衰弱与失能多发生於高龄者,当统计资料未包括衰弱与失能时,结论往往直接归咎於高龄。疫情爆发后,国内新冠肺炎专家呈倍数成长,却少见对於高龄者特殊健康风险的深入著墨。 新冠肺炎对高龄者的最大风险,不是年龄,也不光是慢性病,而是衰弱与失能! 医疗体系惯以器官及疾病思维建立服务,对於多重疾病、衰弱、失能高龄者较欠缺整体策略,这些长者面临跌倒、骨折或其他急性病合并出现的谵妄、忧郁、失能、营养不良等现象,都提高长者死亡与后续卧床风险。反覆强调的缺口,虽然得到卫福部与健保署认同,也调整医师教育及健保服务与支付部分内容,但国家整体对高龄科学领域的重视依然不足,在新冠肺炎爆发时刻,高龄者死亡率与疫苗不良反应上了惨痛的一课。 衰弱、失能与肌少症概念,不是只在社区卫教或网路演讲就好,是要真实进入医疗体系对高龄病患的整体评估及诊治策略,从事高龄照护团队不能只强调预防保健,面对高龄复杂病患的急性医疗也必须投入,高龄医学不是社区医疗与健康促进,而是必须融合进病患诊治思维,是一门专业科学,需全方位重视,不能仅以高龄多病解释每个不良事件与死亡个案。从个人医疗判断、公共卫生决策及政策规划,高龄者的衰弱及失能必须是关键考量,希望我们的进步是从研究与教育而来,而非由病患生命累积经验。 转载自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40/5574943 上一个 回列表 下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