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人都有经验,在交通尖峰时段,斑马线上的小绿人越跑越快,就要变成红灯了,众车蠢蠢欲动,正准备往前冲刺,却还有位银发长者困在斑马线中间缓步前进;又或是家中长辈,逐渐出现毛巾拧不干,罐头打不开,楼梯爬不动等,虽没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,仍还是影响生活的品质,这些都可能是「肌少症」造成。
肌少症有徵兆 符合两指标应就医
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复健科邓筑文主治医师指出,患有「肌少症」的病人,较容易出现跌倒、失能,一旦罹患内科或外科疾病,也会有较多的并发症和较高的严重度及死亡率。
「一般人自30岁开始肌肉质量就会缓步减少,到了60、70岁左右,就可能发展成有感的症状」医师举例,其中最重要的两项诊断指标,一为步速缓慢,每秒无法行走超过0.8公尺;第二为握力减少,亚洲男性握力小於26公斤,女性小於18公斤,即是有问题。当这两项症状出现任一项,建议可进一步安排测量肌肉质量检查,来确认肌肉质量是否有减少。
跟著这样做 3招测肌少症危机
若民众想要快速筛检自己是否有「肌少症」,邓筑文医师建议,可从通过一般的四线道马路时,若从行人绿灯亮起,就开始通过,若无法在秒数内通过,则符合步速过慢;毛巾是否拧不干?若是则符合握力不足;以及两手虎口张开围成圈,是否能围住小腿最粗处,若能围住则可能代表肌肉质量不足。
不怕肌肉流失 增肌、补营养生活不受限
邓筑文医师强调,若经医师确诊为「肌少症」,民众也不需过於慌张,「这其实是老化的自然现象,只要经由适当的运动,如伸展运动、有氧运动及阻力训练,以及营养补充,如优质蛋白质的摄取和维生素D的补充。」就可减缓肌肉流失、维持肌肉功能。
转载自:https://health.gvm.com.tw/article.html?id=66261